初中语文阅读理解学习方法

[复制链接]
查看: 289   回复: 0

该用户从未签到

83

主题

269

帖子

-40

积分

限制会员

积分
-40
一笑而过 发表于 2022-5-31 11:37:3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阅读理解必背

修辞方法表达作用

夸张 增加表达效果,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
拟人 把物人格化,使描绘生动形象,表意更加丰富。
比喻 使事物生动形象、具体可感,给人以鲜明、生动、深刻的印象。
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,可使语言简练、含蓄。
排比 增强气势,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。
对比 使语言色彩鲜明,事物的性质、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。
反复 是突出思想,强调感情,有时能够加强节奏感。
对偶 从形式上使作品对称:从内容上使作品意义集中含蓄。语言简练,整齐
设问 用问题引入,牵动全篇,承上启下,深化主题,令人回味。
反问 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,加强语气,表达强烈感情。
修辞手法:答题格式

比喻:生动形象地写出了+对象+特性。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……,表达了…情感。
拟人:生动形象地写出了+对象+特性。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…,表达了…情感。
排比:强调了+对象+特性。表现了…,抒发了……,增强了语势,加强了感情。
夸张:烘托气氛,增强感染力,增强联想:创造气氛,揭示本质,给人以启示。
反复:突出思想,强调情感;承上启下,层次清晰;多次强调,增强感染力。加强语气。
借代:以简代繁,以实代虚,以奇代凡。
反间:加强语气,增强语势,表达了(的情感),使文章有起伏。设间:自问自答,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,使文章有起伏
登题格式:引起读者对+对象+特性的注意和思考
表达方式:

记叙、描写、抒情、说明、议论(只有5种)
表现手法:

对比、类比、象征、衬托、烘托、反衬、比喻、幽默、讽刺、联想、想像、先抑后扬、以小见大、托物言志、借物喻理、借物喻人、状物抒情、借景抒情、情景交融、巧设悬念、侧面描写、欲扬先抑、虚实结合
结构方式:

前后照应、铺垫,过渡(承上启下)设置悬念卒章显性,引人入胜,波澜起伏,特定线索、记叙顺序(顺序、倒序、插叙),材料安排(主次、详略等)。
记叙及作用

(1)顺序作用:能按某一顺序(时间或空间)较清楚地进行记叙。叙事有头尾,条理清晰,脉络清楚、印象深刻。
(2)倒叙作用:造成了......的悬念,使故事情节更曲折,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,引人入胜,波浪起伏。
(3)插叙作用:补充交代了……,使人物形象更丰富,使情节更加完整,结构更加严密,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使中心更突出。
(4)朴叙: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,对下文做某些交代。
(5)平叙:俗称“花开两枝,各表一朵”(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)使头绪清楚,照应得体。
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: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
描写:

1、描写人物的方法:
语言描写、动作描写、神态描写、心理描写、外貌描写,细节描写。
2、描写景物的角度:
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触觉
3、描写景物的方法:
动静结合(以动写静)概括与具体相结合、由远到近(或由近到远)
4、描写角度:
(1)正面描写、侧面描写:总体来说,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:①再现自然风光。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
(2)人物对话描写、心理描写、细节描写:刻画人物性格,反映人物心理活动,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。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,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。
(3)景物描写:具体描写自然风光,营造一种气氛,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。奠定感情基调,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
(4)写景技巧:动静结合、明暗结合、点面结合、声色结合、绘声绘巴、虚实结合、远近高低;仰视、俯视、平视视觉、听觉、嗅觉、触觉等。
(5)正面描写、侧面描写:正面直接表现人物、事物:侧面烘托突出人物、事物。
(6)环境场面描写: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,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,渲染气氛,更好地表现人物、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。
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:
1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。
2、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,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。
自然环境描写(景物描写)句的主要作用:
1、表现地域风光,提示时间、季节和环境特点
2、推动情节发展
3、渲染气氛
4、烘托人物形象(或人物情、感情)
5、突出、深化主题
议论、抒情:

(1)叙后议论:画龙点睛,点明题旨,升华主题:比喻论证:生动形象易懂
(2)直接抒情:直抒胸臆,淋漓尽致
阅读理解题类型及答题技巧

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:

1、文首:开篇点题:渲染气氛(散文)埋下伏笔(记叙类文章),设置悬念(小说,但上海不会考),为下文作辅垫:总领下文;
2、文中:承上启下;总领下文:总结上文;
3、文末:点明中心(散文)深化主题(记叙类文章文章):照应开头(议论文、记叙类文章文、小说)
句子含义的解答:

这样的题目,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、对比、借代、象征等表现方法。答题时,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,再疏通句子,就可以了。
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?为什么?

动词:不行。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.
形容词:不行。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…
副词:(如都,大都,非常只有等);不行。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(表程度,表限制,表时间,表范围等),换了后就变成,与事实不符
(2)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。
(3)这些词是递进关系,环环相扣,不能互换。
段意的概括归纳

1、记叙类文章:回答清楚(什么时间、什么地点)什么人做什么事。格式:(时间+地点)+人+事。
2、说明类文章: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,它的特点是什么。
格式:说明(介绍)+说明对象+说明内容(特点)
3、议论类文章: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,作者观点怎样。格式: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(论证了)+论点
环境描写的作用:

①表现时代风貌、展现风土人情
②衬托人物心理、表现人物性格
③深化主题
④交代背景、渲染气氛⑤感染读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
⑦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、地点
赏析句子

①从修辞角度
②从描写角度:本句运用了……描写方法,写了……内容,刻画了…人物形象,表现了…情感。
③从用词的角度……一词,写出了…的内容。表达了作者…的思想感情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   登录 立即注册

高级模式

sitemap|手机版|小黑屋|闽ICP备2021016736号|墨里学习吧 |网站地图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 © 2001-2018 Comsenz Inc.